2009年11月19日 星期四

Hollywood Regency風格(一)

設計師Kelly Wearstler的風格讓我聯想到慾望城市的Carrie,年紀再輕些的Carrie-都會、時尚、迷人,女性化,各種配件巧妙的混搭,她穿梭在派對人群中,手中輕晃著雞尾酒杯,她一出場就是亮點,沒有低調這回事。

Kelly人氣正夯,她為所謂的Hollywood Regency風格注入了現代感,讓Hollywood Regency風格捲土重來,成為最流行的設計風格。但,什麼是Hollywood Regency?

Hollywood Regency,顧名思義,好萊塢+攝政。

最早的Regency風格

要談Regency,讓我們從Regent Hotel-「晶華酒店」開始。

無論譯作「麗晶」、「晶華」,都很能反映Regent的主要特質-晶亮、奢華,也就是英文的Luxury。Luxury這個字是Regent Hotel集團的定位所在,也是Regent的主要精神之一。

但字典中的Regent/Regency都指向攝政,為什麼會成為晶亮、奢華的代名詞?

所謂Regency Style,攝政風格,是指英王喬治四世(George IV)代父攝政的9年間(1811-1820年)英國流行的藝術風格;而晶亮、奢華是這個風格的顯著特點之一,也因此晶亮、奢華從此成為Regent的同義詞。

時間軸上,Regency其實是夾在長達150年的喬治王時期(Georgian Era, 1714-1830)中的短短9年。從喬治王朝的起點開始,順著時間軸行進,整個Georgian風格就是一路背離巴洛克的歷程,一路走來,用色及裝飾的口味越見清簡,到了王子攝政的Regency時代,美學雖然承襲Georgian風格,但並不照單全收,加上王子的藝術偏好和先人們不太同調,因此,這一小段時期的風格有了自己的名字,稱為Regency Style。

既然承襲了Georgian家族對巴洛克的嫌惡,在Regency Style中你自然不會看見精雕細琢的渦卷花葉雕飾,色彩、裝飾也遠比正宗巴洛克輕淡許多,姑且不管Regency曾孫和Georgian先祖們有什麼不同,整體上,Regency的特徵是輕盈、小巧、不對稱、重交誼功能、閃亮,同時擷取希臘、羅馬的新古典元素(柱頭、門楣、山形牆),既是反差,也是平衡。

若要一睹Regency Style的風采,直接觀看珍‧奧斯汀小說改編的電影/影集便是。珍筆下的人物就活在攝政期代,模仿她作品的類型小說,就被稱Regency novels。<傲慢與偏見>、<理性與感性>、<艾瑪>…這些電影的場景可說是Regency Style永恆的舞台。

Regency復辟有因

美學風格變幻來去,來到19世紀初,時代氛圍籠罩在現代主義的理性邏輯中,現代主義的元素是直線的、冷調的、暗沈的、工業的、極簡的。但直線終有疲軟的一天,直角終將轉化成為圓角,對立的元素如曲線、色彩、裝飾…終將重出江湖。

而這一波風格的遞嬗,好萊塢參了一腳,而且是舉足輕重的一腳。

沒有留言:

Test

Test Link A Test Link B Test Mail 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