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0年3月26日 星期五

爹地爹地,你有多愛我

如果要讓女兒得公主病,一股腦兒給她粉紅色就是了。

去年有條新聞是「英國媽媽認為粉紅色助長公主病而抵制」,英國媽媽作如是想我一點也不意外,因為英國的小女孩真的是「粉紅」到走火入魔的地步,簡直巴不得頭髮皮膚眼珠子都是粉紅的。所有小女孩相關商品,包括公主系列的童書,全都非常粉紅。我在英國念書時,一名英國樓友都已經是碩士生了,但她睡衣、髮飾、皮包、運動衣…都是粉紅的,她還有粉紅色的收音機唷!

我們通常認為外國人教育比較開通,但奇怪的是,他們用顏色強化性別的問題卻很嚴重,小女孩=粉紅色,小男孩=藍色,翻開家居雜誌,小女孩的房間不是粉紅就是粉紫。

這個不知是愛女心切還是根本自己愛動手的爸爸,自製了一台電動遊戲機,機台是改小了些,粉紅色也是一定要的。



不過裏頭的遊戲可不是快打旋風什麼的,而是小精靈PACMAN、小蜜蜂等等「老爸童年的回憶」,讓女兒和自己擁有「共同」的電玩回憶,這個老爸心機也是夠重的。

「爹地爹地,你有多愛我?」
「愛愛愛,愛到幫你量身訂作一個粉紅色的電動遊戲機,我的小公主。」

來源:Bella's Arcade

海獅獻瑞


聯想力豐富有時很要命,一件好好的衣服或皮包,一旦被聯想到什麼奇怪的東西(比如犰狳、匏瓜、藤壺什麼的,參看個人意見),那個聯想物就會在我腦海中揮之不去,我就怎麼樣也不會想要買那個衣服或包包了。

一想到海洋公園的海獅表演,我怎樣也不會想買下這張桌子。

來源:Domicilium Decoratus by Kelly Wearstler

P.S 「個人意見」是我每天上班必嚐的小點心,上班時來個小小一口,馬上吃完,不怕被老板抓到,而且能提振精神,「個人意見」是我心中真正的犀利哥。

大拜拜



這種陣仗直逼七月半的大拜拜,這是要怎麼開飯來著?

Tablescape是個秀場,但設計師Kelly Wearstler在自己餐桌秀過頭,真把家裏變成Showroom了。

來源:Kelly Wearstler

2010年3月25日 星期四

冷靜與熱情之間

舒國治有篇文章<簡單生活,從客廳開始>,談客廳宜簡,尤其沙發、電視使人癱懶,實屬多餘,頂好是空無一物,要翻跟斗或開趴都可。

要到這種程度,恐怕要有莊子所說「不為物役,不為物累」的修為。我是個心為物役的俗人,沙發和電視是不能捨的。

若僅有沙發、電視、茶几,客廳陳設素簡,眼界通透,確實很有歲月靜好、現世安穩的恬淡感覺。

但又嫌單薄了些。

尤其個性孤傲冷峻者,添枝加葉,多些繁華,說不定人也溫潤可親些。就算本性難移,客廳做為友朋來訪的交誼場域,熱鬧總比清寂更顯得「迎賓」”inviting”。這好比冷調極簡的精品店面總有排拒尋常人等的效果,這種排拒當然是有意的,但客廳,做為交誼的空間,如果不是為了展現主人不與人同的清高品味,何必一定要拒人於千里之外。

空間的陳設或簡或繁?這是冷靜與熱情之間的問題。



P.S 《冷靜與熱情之間》有紅藍兩版,是江國香織(紅)與辻仁成(藍)的聯手創作,我非常喜歡江國香織的纖細,完全不喜歡辻仁成粗淺的藍版。

姓命學

如果要品茗,味覺要靈敏,才能在苦澀到甘醇之間細辨優劣;見識要廣博,才能說得出所以然來,品酒、品嚐美食..任何品的工夫都是這樣吧。

所以要品,沒有三張嘴或三兩三,還不夠資格「品評」。品是有段數的,隱然帶著高級的意味,能品之人必是識貨之人,所蒐羅的貨色也必見一定的精良或特出。

幾年前「品東西」開張時,我就是帶著這樣的想像走進位於環亞的第一家店面,但…呃…品東西的檔次,距離精緻、高級真有相當一段距離,無論如何稱不上A咖啊!這就像是有自稱擅品酒者,但藏酒水準平平,有點欺人耳目的感覺。

雖然招牌的口氣不小,但商品要走「平實」路線也無妨,但價格卻一點「不老實」就讓我惱火。我只要多花一點錢,就能買到較為精緻的東西(比如依卡自印度引進的一些家飾品),何必在品東西當凱子。尤其,品東西的商品若要應用在一般家居,較適合局部混搭點綴用,質感更形重要,品東西的質感說差是不算太差,但也絕對說不上好,勉勉強強算是C咖吧,卻是偏貴的C咖。

同樣「質感說差是不太差,但也絕對說不上好」的還有IKEA,但IKEA的價格卻宜人可親,看在它的價格份上,我不介意三合板這種陽春的內在。況且,IKEA走的是北國簡約調性,強調整體風格甚於細節雕琢,收邊這些細節也就不是那麼重要了。

由這點來看IKEA的譯名,就能發現「宜家家居」真是個貼切中肯的名字。選用IKEA的傢俱,不高攀,不低就,OKOK的感覺,在精緻與陽春之間找到了中間點,價格也親和,一切都在中間恰恰好,合宜又恰當。

姓名學有所謂八字太輕名字太好,命格無法承受反生波折勞苦的說法,結果好名成為薄命無法承受之重。品東西,名字好極,命運堪慮。

2010年3月23日 星期二

恐怖腳

有部驚悚片叫<恐怖角>,黑白片版本好看是因為有老牌帥哥葛雷哥來畢克(Gregory Peck),新版本好看是因為導演馬丁史柯西斯,當然勞勃狄尼洛+尼克諾特擔綱也是重點,懸疑驚悚,非常好看。

但再怎麼驚悚,都比不上這個恐怖腳。



來源:PigTown Design, by Antony Redmile.


2010年3月17日 星期三

Trust me. You can make it.



左圖講的是小坪數的設計重點,右圖設計師William Yeoward倫敦的公寓其實也不大。空間小確實要避免過多的用色及複雜的配置,如果這是一條界限,在越界之前,是有一定的額度(色彩及複雜度)可資運用的,太早就縮手當然安全,但也可惜。右圖告訴左圖的是,多點,再多點,Trust me. You can make it!

Tablescape—來搞小圈圈

相對陸上風景Landscape,Tablescape指的當然是桌上造景,若把室內設計想像為一幅風景,Tablescape就是景中之景,即使獨立存在仍可自成一格的小宇宙。

最常見的tablescape指的餐桌佈置,但除了餐桌之外,任何桌面,甚至壁爐台、窗台都可以視為tablescape,這些舞台小則小矣,但功能不容小覷,要聚焦、要創造爆點、要畫龍點睛、要襯托互補,它都可以勝任。

這個場子可熱鬧可清簡。熱鬧時,各種相干、不相干的物件挨挨擠擠齊聚一堂,像個小小的狂歡派對,尤其當室內陳設偏向簡單時,它就是帶動生氣的啦啦隊長。簡單的話,一兩件單品足矣,重在質感或顯色。

比起昂貴的家具,Tablescape通常擺的都是些小東西,喜新厭舊也沒關係,想換就換,很能為家居裝潢帶來變化。

藝品是常見的擺飾,當物件數量多時,最好是有大有小,有高有低,而且最好有物件拉主key,才不致零碎失焦。

By Mary Mcdonald

同一種單品的變奏(大小、顏色、高低),間雜其它物件,也能增添豐富性。

By Sara Story

這個場子真是夠小的,但簡簡單單幾個酒杯酒瓶,加乘效果滿分。

By William Yeoward


物件多時,高低參差才好看,必要時書本是最好的增高器。

By William Yeoward

除了高低差,前後錯落也能營造活潑的氣氛。

By Anne Coyle

雖然默默躲在角落裏,但誰的目光不會被導向那盆小花。

By Susan Antony

書堆

真正讀書的人就是讀書,心思不會放在與書相干的旁事上。

正如舒國治在<割絕不掉的惡習──逛舊書店>一文所說:

「不埋頭讀書,甚至不懂學問的真正鑽研之深趣,方弄出一些邊旁的充當玩意。」

舒國治的「邊旁玩意」指的是他啫逛舊書店的習慣:

「博覽群籍、學識淹通的大學問家…他們矢志於研讀。好講書籍取得之所在、買書尋書之經過或周折、以及書肆、書區、版本、店家眾生相這類風俗,顯然不是晧首窮經的大儒注心之處。」

下圖的邊旁玩意,是把書層層交疊為一件展示品。這書可多了,如果不是嗜讀之人,藏書不會豐富至此,但沒有一個真正的讀書人會有心思把書搞成一椿裝置藝術。





這是設計師Jamie Drake為影集Californication<加州靡情>設計的房間,主人翁作家Hank(由X檔案男主角David Duchovny飾演)確實沒怎麼在讀書,他花在性愛、毒品與酒精的時間遠多於書本。

看書怎麼被對待,也可以看出主人是否真正好讀之人。

真正做學問的人,如巴金,書房是這樣的:

2010年3月4日 星期四

Kelly Wearstler風格篇

一般稱Kelly的設計風格為Hollywood Regency,這原是1930~1950年代間相對小眾的室內裝潢風格(上世紀前半葉主要仍是現代風格的天下)。時至今日,Kelly讓這個舊風格獲得新生,大膽的混搭、亮麗的色彩、奢華的氛圍,這些都是Kelly設計中必備的元素,有時也被稱為現代巴洛克風(Baroque Modern Glamour)。


亮麗、奢華、高調、混搭是典型的Hollywood Regency元素

Kelly常被視為Hollywood Regency教母級人物Dorothy Drapher的傳人,除了風格相彷,兩人的設計都大膽、充滿活力,都有股女王的氣勢。被問到最喜愛的設計師時,Kelly的回答是David Hicks和Ettore Sottsass(後現代主義的Memphis 學派代表人物)。

混搭、亮麗似乎不足以說明Kelly何以在眾家設計師中脫穎而出,尤其混搭、折衷基乎是現代設計師必備功力。

和其它設計師相較,Kelly的作品更富「玩趣」、「新意」、更顯得「藝高人膽大」。Kelly絕不打安全牌,她的設計理念就是Take a risk! 說Kelly在設計空間,倒不如說Kelly「玩」空間,她的作品既有趣又優雅,說明了Kelly在室內設計領域確實是箇中好手。

Kelly是More is more的信徒,她擅長不同時期、材質、風格的相異元素加以混搭,營造誇張的視覺反差。;而且Kelly選用的素材常有其它設計師沒用過的「新鮮貨」,早期的希臘羅馬人像似乎不再能滿足Kelly,取而代之的是龜殼、山羊角、巨形牛角等,視覺的爆點幾乎成了她的註冊商標。她的創意源源不絕,總有令人驚喜之作,總是令人期待。


新鮮的創意使Kelly的設計獨樹一格



視覺上總是華麗且富有可性看

混搭帶來戲劇張力,為視覺營造高度的可看性,雖然容易摶得滿堂采,但一旦失手也是無處可藏。如果說Kelly的混搭有什麼問題,從來就不是「搭調與否」的問題,而是滿溢到失控的地步。看著Kelly豪宅的餐桌,許多人共同的疑問都是,這是要怎麼開飯來著?

失控的還不只這一椿。2007年才獲Vogue評選為十大最佳衣著名人,隔年在Top Design擔任評審時,她的打扮卻是惡評連連。那種大膽、高調、亮眼和她的室內設計其實有相通之處,但隔行如隔山,Kelly的創意用在服裝造型也失去了準頭,創意過頭到落入作怪的下場。

老天保佑,幸好Kelly(還)沒有撈過界。


自家豪宅Hillcrest Estate裏宛如脫彊野馬的創意

Hollywood Regency原本就是浮華、愛現的,這種「奪人眼目」的裝潢拿來宴客,主人當然面子十足,但如果要兼顧「宜室宜家」,那就不得不收歛畢露的鎽芒,放下招搖的身姿。反過來說,如果是商業空間就無須過份綁手綁腳,尤其夜店、旅館、餐應、酒吧等。比起其它設計師,Kelly更常以飯店旅館等作為展演舞台,一方面當然是因為她先生旗下飯店無數,另一方面,Kelly泉湧的天份似乎在公共空間更能大鳴大放。

真正可以恣意施展Kelly魔法的地方是她自己的家─位於比佛利山莊的豪宅Hillcrest Estate。在這裏,Kelly的創意不用綁手綁腳,卻也一發不可收拾,Hillcrest Estate滿溢著超量的Hollywood Regency,華麗、炫目、新奇都是雙倍的,繽紛炫奇直逼太陽馬戲團。2006出版的Domicilium Decoratus一書就是Hillcrest Estate的圖集,除了華麗還是華麗,過於喧囂的華麗。


美麗的Kelly和兩個寶貝兒子,來源:Vogue


Kelly是令人又羨又妒的,集美麗、財富、天份、專業、美滿家庭、人氣、幸運於一身,這就是當今的設計女王Kelly。

Kelly的著作: Modern Glamour: The Art of Unexpected Style (2004)、Domicilium Decoratus (2006)、Hue (2009)

PS 有關Hollywood Regency風格,請見本站舊文Hollywood Regency風格(一~五)。

Kelly Wearstler初見面篇

這是視覺媒體的時代,女人要出頭,一把刷子即可,但美麗絕對不能打折。廚藝界有女神奈潔拉,名模出身的Tyra Banks和Heidi Klum則在<超級名模生死鬥>和<決戰時裝伸裝台>各領風騷,新秀龐銚也是吸睛百分百(以上點名的各有幾把刷子,請自行擲筊決定吧)。

至於說到居家裝潢的掌門人,那麼Kelly Wearstler絕對是人選之一。

一如貼在Kelly身上的標籤Hollywood Regency Revival,Kelly本人同樣發跡於LA,而且和這個風格的特點一樣:光采耀人;Kelly外型亮麗搶眼,少有室內設計師像她一樣,本人和作品同樣紅火,經常見刊於雜誌,甚至躍登時尚雜誌龍頭Vogue的版面。

有關Kelly的二三事:

1967年生於美國南卡州,所謂的五年級生,她喜愛的樂團包括Pet Shop Boys、Culture Club和Duran Duran等(這些80年代的團應該是許多五年級生共同的回憶吧)。

父親為工程師,母親為裝潢設計師兼骨董商。和其母一樣的是,兩人都喜歡密集擺放的裝飾物。

室內&美術設計是她的本科專業(波士頓Massachusetts College of Art畢業)

為了進入電影工業而前往LA擔任電影美術助理,片名為<我娶了個斧頭殺人狂/So I Married an Axe Murderer>,不過這把斧頭也粉碎了她原先的對電影業的幻想。

1994年曾當過花花公子女郎,以此償還學貸。”If people ask me, I did it, but I don’t talk about it, though I’m not ashamed of it”.

曾經師事美國設計大師Milton Glaser(即 I♥ NY 標誌和Bob Dylan「腦花怒放」海報的設計者),受到Milton鮮活繽紛的視覺風格影響,Kelly的作品也多以亮麗活潑見長。

為了進入電影工業而前往LA擔任電影美術助理,該片名為<我娶了個斧頭殺人狂/So I Married an Axe Murderer>,不過這把斧頭也粉碎了她原先的對電影業的幻想。

1995年成立個人公司Kelly Wearstler Interior Design(KWID),初成立時是個僅僅3人的小公司。

設計生涯的起飛

一開始她受委託為Brad Korzen的住宅進行室內設計。身為房地產集團創始人的Brad,擁有眾多私宅和飯店,也許一開始兩人便合作愉快,於是Kelly繼續為一些私宅進行改裝,之後則重新裝修比佛利山的Avalon飯店,這個案子奠定了兩人合作的基礎,從此Kelly便為一直為Brad的飯店、精品旅館等做室內設計。

2002年,Kelly嫁給Brad Korzen,婚後育有兩子,現居比佛利山莊。

2007年被Vogue評選為10最佳衣著名人(但她在Top Design的穿著卻老是讓人咋舌,尤其是她從來不放過她的頭髮,點這裏看她誇張的髮型)

2007年,Kelly在紐約貴婦級精品百貨Bergdorf Goodman開設專屬精品店。

2008擔任Top Design的評審 (<決戰時裝伸展台>同系列的實境比賽)

2009年10月號Vogue以The Bold and the Beautiful為題專文介紹Kelly。


少有設計師像Kelly一樣,可以Google出一堆本人照片

粉嫩指數

這是設計師Elizabeth Mayhew女兒的房間,延伸到屋頂的淺色系壁紙不但舒緩了空間的侷促,而且稍減了屋頂的壓迫感。

如果因為壁紙昂貴而讓天花板赤身裸體,這個小閣樓肯定不那麼粉粉嫩嫩了。

引起我好奇的是加寬的窗戶邊框,它讓窗戶變大了!先欺眼,後欺心:忘了這是個小窗戶…忘了這是個小閣樓、忘了這是個小小小小的小房間…



圖片來源:Elizabeth Mayhew

微整型-想瞞也瞞不住了

修圖已是時尚雜誌的例行工事,你知我知。由於居家雜誌的圖片也是張張美麗,我也很懷疑它們是否經過加工處理。

我一直認為歐美的房子光線足,一流設計師的室內設計有了光線加持,似乎取個角度、按下快門,美麗的照片垂手可得。

但事實並非如此(至少不全然是),Michael S Smith網站的作品集可資證明。

作品集的圖片除了攝影不夠專業,而且多未經處理(有些設計師真的沒很用心在搞自己的網站),好些圖片共通的問題就是:「膚色暗沈」,實在需要「掃黑退暗,重現潤透亮的風采!」

可取的是Michael 好歹知道首頁的輪播圖片是招牌,有請修圖師好好美化一下(不過只是Photoshop改個亮度而已,算是微整型),但卻忘了把術前照片銷毀,於是出現了整容前、整容後的照片。

整過容唷!想瞞也瞞不住了,現在。


整型前


整型後

圖片來源:Michael S Smith

2010年3月2日 星期二

搶戲精



如果置身其中,或站或坐,我很可能不會特別注意到這幾張桌椅的木紋側邊,而且,我很可能覺得這個空間並不特出。

但在照片裏,這些受到眼睛忽略的側邊,卻非常搶戲,甚至可說是讓這張照片「好看」的最大功臣。

「有看沒有到」是人的慣性,我們只看見自己想看、習慣看的東西;何況人眼通常以俯角觀看家具,其它面向就在眼角的餘光中一閃而過。

下圖也有異曲同工之妙,那個銅綠桌腳雖然不算搶戲,但它的加分效果絕對值得攝影師哀求「不能沒有你」(想像桌腳如果是和餐廳桌椅雷同的木色,是不是遜多了?)


來源:Lynn Morgan, House Beautiful, 200904

下圖搶戲的是椅墊,攝影的角度再怎麼喬,也不能忽略那藍色。


來源:Habitually Chic

當真是面面俱到,才能成就一張美麗的圖片。

Test

Test Link A Test Link B Test Mail 1